综合新闻

2002年煤化所工作重点之思考
所长  孙予罕

发布时间:2002-01-10

    2002年是煤化所未来发展的关键之年,其成功与否将决定煤化所能否真正由谋求生存走向稳定发展!无近忧则有远虑,故在此谈一谈个人之思考。
    一、2002年,合成油与炭纤维两大项目必须实现其阶段目标,并由此带动合成油品技术工程中心和高性能炭纤维军工中心的建设;合成醇醚和高等级道路沥青等创新方向项目要实现重大突破,煤气化和燃煤新技术要成为重要创新方向项目,并在“十五”末期发展成为重大项目。
    二、全面开展煤化所园区建设工作。桃南园区以改造和新建并举,形成实验室、草坪和树林相映的格局,要求在2002年内完成;小店园区以重大项目、工程中心和技术平台建设为主导,形成现代化的高技术研发基地。

    三、研讨煤化所应对WTO的发展战略和创新机制,使之更适应于WTO之后国家战略和经济建设需求。建立和完善应对WTO的创新价值评价和激励制度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模式,激励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在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体现最大价值;快速和高质地发展煤化所与骨干企业和技术需求密集型区域的合作,适时和务实地发展煤化所与国际科研机构和公司的合作。
    四、优化和完善适应于WTO的煤化所研发机构。在确保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建设,打破以学科划界的旧模式,通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培养等方式,形成以领域和方向为导向的研发团队,并由此培植和发展新生长点,优化煤化所的研发机构,形成若干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基础研究中心、技术工程中心等符合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群体。
    五、采用创新模式,加快产业化进程。产业化的核心是市场培植、人才和技术集成。从某种程度上讲,煤化所的技术储备有余,技术集成和市场驱动存在相当的差距,其关键在于经营管理的思路和价值分配。如何确立适应于WTO、符合研究—开发—市场的价值分配体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其中必须确保科技人员和市场经营者的利益,才能使技术和企业有最大利润。同时,在产业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开放思路,拓展技术开发、技术合作、技术引进、资本运营等模式,加速“知”和“资”的结合,形成研究所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包括产业、物业、资产管理等多元化内涵的科技开发集团。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随着创新工程的深入,在不断实现各项任务目标的同时,我们必须留点时间,认真地思考一下加入WTO之后煤化所的未来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