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副总裁曹湘洪院士等专家检查我所工作
发布时间:2003-08-18
| 【 大 中 小 】
8月5日,中石化副总裁曹湘洪院士、中石化科技部周培荣副主任等一行十五人检查了我所承担的中石化委托的“灰熔聚流化床石油焦气化技术开发”项目。领导和专家们在中试平台考察了正在进行的石油焦气化试验,随后听取了我所王洋研究员、石油大学时铭显院士及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张蓉生总工分别汇报的“灰熔聚流化床石油焦气化技术开发”、“高温气固分离技术”、“石油焦气化制氢工艺技术软件包”报告,经过认真讨论,认为:
1)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原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基础上开发的石油焦气化研究证明,纯氧鼓风条件下石油焦气化可获得碳转化率>85%,煤气组成较好(H2+CO>70%)的结果,适合于工业化制氢或燃料气。
2)石油大学开发的石油焦固硫燃烧技术可以解决灰熔聚气化剩余15%石油焦的处理,达到了石油焦中碳的高效利用。
3)从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的软件包分析可看出,采用该石油焦制氢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曹湘洪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现在煤气化技术多为引进,但技术专利费很高,不适合在炼油厂大范围推广,所以我们要努力实现煤气化技术国产化。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灰熔聚气化技术方面已经研究二十多年,且在陕西城化建成工业示范装置投入运行,有能力和经验实施煤气化技术国产化。今后中石化要对加氢装置加紧建设,脱碳装置有所控制,更需积极寻找廉价的制氢技术替代石脑油制氢。建议:
1、合作方三家应进一步紧密合作,搞好工程化研究,在工程化中吸取引进项目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优点。
2、进一步作细技术经济评价,中石化科技部尽快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和经济性的评审。
3、希望各研究单位共同努力开发中国特色的高硫石油焦(煤/焦混合物)的气化技术。
曹湘洪院士在我所期间还视察了煤间接液化中试技术平台,希望中石化公司和煤化所在油品加工等方面开展更深更广的合作。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