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深入分析2002年度院创新试点评价结果所学术专家委员会积极探讨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03-07-11

    6月11日,所学术专家委员会召开会议,针对我所2002年定量指标评价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会议认为院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反映了我所的现状。差距主要在于:高质量论文数较少、无国家级奖项;社会经济效益定量测评指标(产业化效益)差;国家杰出青年、在地方政府或大型企业担任科技顾问的人数、国家级专家委员人数缺乏等。
    针对以上现状,委员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要加大我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要出台宽松政策、利用优厚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提升我所在国家级层面的专家人数;尽快出台论文奖励政策,鼓励高质量文章的产出;尽量争取符合我所发展方向的期刊(如CARBON)进入科学院评价系统;在进一步加大专利申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向社会经济效益转化,掌握我所成果在产业界的实施情况,并积极做好国家级奖的申报工作;继续保持我所在洁净煤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我所高性能炭纤维在国家层面的影响力并形成优势,同时注重其它领域的培植,尽快形成新的优势领域;逐步改变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单干局面,在某些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集团化”效应;提高对产业化的重视程度,理顺机制,营造宽松环境,形成相应激励措施以及约束机制。(宋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