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山西煤化所未来发展战略的几点考虑

发布时间:2002-07-19

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加入WTO,科技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高校自由研究的灵活性与人才优势和企业的定向R&D与行业优势对国立研究所构成一定压力。满足国家需求、攀登科学高峰是国立研究所立足之本!
煤化所学科优势  
    建所以来,我所采用化学化工手段,从事洁净煤、炭材料和绿色化工领域的研究,形成了煤化工、物理化学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优势学科。
煤化所战略目标
    从事煤炭能源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展洁净煤和绿色化工、先进材料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通过今后十年左右的可持续发展,建成国际公认的高水平国立研究机构。
煤化所研发策略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并举,基础与高技术研究一体,实现前瞻性定向研究与高技术集成创新。
从煤化所特色出发,我们所面对的国家需求及发展趋势
    国家能源战略的需求:洁净煤技术,石油和天然气转化技术以及规模制氢技术等。
国家对高新材料的需求: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品及其绿色生产技术与传统产业提升等。
洁净煤技术创新重点    
    国家需求:突破化石能源,尤其是洁净煤技术领域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关键技术,使煤在新世纪成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的洁净能源。
开发以煤气化为基础,合成油为主导,化学品多联产的洁净煤技术。洁净煤及其化工技术建成煤气化和合成油中试平台,解决煤合成液体燃料关键技术,发展加压粉煤气化技术和洁净煤系统集成技术,成为我国洁净煤科学和技术研发中心。
先进材料创新重点
    国家需求:国家安全所需的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等。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炭基功能结构材料、无机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米介孔和纳米膜材料。
    高新材料研究重点突破高性能炭纤维关键技术,建成研发、生产和检测一体化的高性能炭纤维技术平台。同时发展炭基功能材料、纳米介孔材料和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围绕煤分级转化概念和多联产技术,开展煤高效洁净转化过程的基础性研究,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煤转化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重点开展煤-电-油-化多联产关键技术的化学和工程基础研究:(1)煤气化工程基础及煤或含碳废弃物规模制氢,(2)煤中污染物源头脱除和烟气中污染物同步脱除,(3)合成油和醇醚替代燃料,(4)煤基材料、储能材料,及催化新材料(5)CO2的减排和转化以及煤的生物化学转化问题,(6)计算化学与过程模拟。
绿色化学与工程实验室
    围绕C-C键、C-O键和C-H键的活化,开展煤转化过程中相关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绿色化工技术开发。重点开展煤焦油深加工、CO2和轻烃转化利用和油品精制技术的研发:(1)焦油苯和萘转化为下游高附加值化学品,(2)油品加氢精制,(3)环氧烷制聚醚类化学品,(4)CO2合成DMC和聚碳类化学品,(5)复杂组份的超临界分离技术。
先进材料实验室
    围绕国家对炭基功能结构材料、无机纤维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的需求,重点研究:(1)高比能炭基材料,(2)高导热炭级结构器件,(3)结构可控纳米介孔材料,(4)无机纤维增强器件,(5)炭基复合器件,(6)异型结构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6)特种材料和技术。
合成油品工程研究中心
战略目标: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成国际一流的合成油品工程中心。
阶段目标:2004年完成煤合成油中间试验和工业示范厂设计,2006年形成可产业化的煤合成油技术。围绕费托合成和相关技术的国际前沿,开展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同时推动万吨级合成油工业示范和产业化。
高性能炭纤维工程研究中心
战略目标:突破T700/T800和M50j石墨纤维制备的关键技术,研制满足需求的高性能粘胶炭纤维制备技术,建成国家一流的高性能炭纤维研发中心。
阶段目标:2003年完成T300级炭纤维的研制,带动高产值的炭纤维复合材料(民品)的产业化。同时,重点解决200米到2000米粘胶炭纤维连续化生产技术,采用创新催化体系提高强度和合格率,实现1.1Gpa粘胶炭纤维吨级产业化。
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
    战略目标:开展我国高硫煤和劣质煤气化的研究,使我国技术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前沿,推动清洁煤技术的发展,形成国际知名的煤气化研发中心。
阶段目标:大力推广粉煤气化技术,完成复合型气化技术的实验研究,开发300~1000吨/台日加压粉煤气化技术,实现煤与天然气、煤层气共气化技术,以及煤气化-燃烧技术的系统集成。
化工过程研究中心
    围绕化学过程的工程化,针对能源化工过程、新材料创制和化学合成过程,开展过程工程放大的工艺模拟和设计、环境和经济评估、关键工艺设备的设计与开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