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设置 科技成果 研究队伍 国际交流 院地合作 研究生教育 创新文化 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学术出版物
科学传播  
科普动态
科普视频
科普文章
科学图片
中国典型煤种热转化特性数据库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
国家发改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化工信息网
美国能源部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研究组织(CSIRO)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煤气化技术
 
发布时间:2009-09-25 发布者:白进 字体<    >

  

  

  煤气化技术是清洁利用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国内自行开发和引进的煤气化技术种类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移动床气化技术

  以鲁奇为代表的加压块煤气化技术。鲁奇加压气化技术是由联邦德国鲁奇公司于1930年开发的,属第一代煤气化技术,技术成熟可靠,曾是世界上建厂最多的煤气化技术。鲁奇气化技术是制取城市煤气和合成气装置中的心脏设备。它适应的煤种广﹑气化强度较大﹑气化效率高。鲁奇气化技术的特点为:采用碎煤加压式供料方式,即连接在炉体上部的煤锁将煤块升压,加入气化炉的预热层,然后,下移至反应层,煤在反应层气化,反应热量取自于气化剂与燃烧形成的燃烧层。产生的粗煤气从出口排出。炉篦上方的灰渣从底部出口排到下方连接的灰锁中,所以气化炉与煤锁﹑灰锁构成了一体的气化装置。鲁奇炉的代表炉型即第三代MARK-IV型Ф3800mm加压气化炉, 炉体由内外壳组成,其间形成50mm的环形水冷夹套,用作保护炉的过热和产生蒸汽,结构更为合理的炉型。鲁奇公司为河南义马、大唐克旗等制做了多台鲁奇式气化炉。   

  

  

  

     图1 鲁奇加压块煤气化装置

  

  二、流化床气化技术

  以恩德炉、灰熔聚为代表的气化技术。恩德炉粉煤流化床气化技术是朝鲜恩德“ 七.七”联合企业在温克勒粉煤流化床气化炉的基础上,经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步改进和完善的一种煤气化工艺。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根据射流原理,在流化床底部设计了灰团聚分离装置,形成床内局部高温区,使灰渣团聚成球,借助重量的差异达到灰团与半焦的分离,在非结渣情况下,连续有选择地排出低碳量的灰渣。目前,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加压灰熔聚气化工业装置已经成功应用于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分公司1 0万吨/年煤基MTG合成油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配备了6台灰熔聚气化炉(5开1备),气化炉操作压力0.6MPa,日处理晋城无烟煤1600吨,干煤气产量125000Nm3/h(配套30万吨/年合成甲醇)。

  

     

 

    图2 灰熔聚气化反应装置

  

  

  三、气流床气化技术

  1、以壳牌、GSP、伍德为代表的气流床技术

  壳牌干煤粉气化工艺于1972年开始进行基础研究,1978年投煤量150 t/d的中试装置在德国汉堡建成并投人运行。1987年投煤量250~400 t/d的工业示范装置在美国休斯敦投产。在取得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日处理煤量为2000 t的单系列大型煤气化装置于1993年在荷兰Demkolec电厂建成,煤气化装置所产煤气用于联合循环发电,经过3年多示范运于1998年正式交付用户使用。目前,我国已经引进23套壳牌气化炉装置。壳牌煤气化过程是在高温、加压条件下进行的,煤粉、氧气及少量蒸汽在加压条件下并流进人气化炉内,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升温挥发分脱除、裂解、燃烧及转化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由于壳牌气化炉采用较高的气化温度(>1400℃),其具有较好的煤种适应性、较高的碳转化率并且产品气体质量较高。  

  

    

  图3 壳牌气化反应装置

  

  2、以德士古、多喷嘴为代表的水煤浆气流床技术

  德士古气化炉如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是美国德士古公司的专利技术,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目前国内大化肥装置较多采用德士古气化炉,并且世界范围内IGCC电站多采用德士古式气化炉。德士古气化炉是一种以水煤浆进料的加压气流床气化装置,水煤浆由气化剂夹带由专门的单个喷嘴向下喷入炉内,瞬间气化。由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化学反应原理与单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相同,但其过程机理与受限射流反应器的单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又有很大的不同,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采用撞击流技术来强化和促进混合、传质、传热。位于气化炉直筒段上部的4个工艺喷嘴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布置,通过4股射流的撞击可以使反应更充分并显著提高碳转化率。目前,多喷嘴技术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日处理量1800吨的气化装置已经在江苏灵谷顺利开车并稳定运行,同时其专利技术已经打入美国市场,并获得好评。

  

  

    

  图4 多喷嘴气化炉的吊装现场

     煤炭气化技术,朝着高压、高温、细粉进料、液态排渣和单炉生产能力最大的趋势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晋ICP备 05000519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666号